明经讲堂王成军写作是门手艺南大新传

写作是门手艺

主讲教师

王成军,传播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奥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计算传播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城市大学互联网挖掘实验室研究员。

10月28日,明经讲堂第四讲邀请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成军,他致力于采用计算社会科学视角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在于计算传播学,包括信息扩散、注意力流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等方面。在这一讲中,王成军老师并未介绍关于采用计算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思路,而是围绕论文写作这一话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刘军强老师所写的《写作是门手艺》一书。这是一本给本科生介绍论文写作的书籍。写作有什么值得介绍的呢?

《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问题的提出

写作是一种“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而非“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缄默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概念,这一类的知识无法单纯用语言进行传递,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纠正,最终形成生理反应,形成稳定的肌肉记忆和神经网络结构。从小学到大学,同学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写作训练,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依然却往往无法胜任写作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2

分野:作文和论文

从作文到论文是一种思维的成人礼。这也意味着你从知识的获取者变成了一个知识的创造者,这一思维方式的转变对论文写作至关重要。论文写作与作文写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王成军老师列举了刘军强在书中做出的总结。作文是习作,七八百字即是最高篇幅,论文注重创新,通常几千至上万字;作文主要是表达自我,使用各种修辞,论文需要的是明确的观点和科学的论证表述;作文都是命题作文,全班同学写同一个题目,论文题目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作文是以应试为导向的,速战速决,论文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多次修改,非常挑战耐力,被拒稿几十上百次很平常;作文通常是闭卷考试,论文一般是开卷的作业;作文从小学开始练习,有成堆的辅导书和辅导班,上了大学大家才知道论文这件事情,所以没有很好的准备;作文通常有范文,跑题会得低分,论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自圆其说。

作文与论文之间的差异所揭示的核心问题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基础教育以高考为目标,其本质是一种人才过滤的机制,并不真正注重创造的能力。这种机制的残酷性也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枷锁和牢笼。进入大学以后会发现,大学的写作分为两类,一种是创意类的写作,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剧本等文体,另一种则是说理性写作,主要面向论文,实验记录、调查报告以及文献述评等文体。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进行作文写作训练反而使我们很难适应大学里的写作。

要解决这个困境,王成军老师认为我们首先要回到苏格拉底的格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忘记高考,重新出发。想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借用任贤齐的一首老歌《心太软》来说:

“算了吧

就这样忘了(高考)吧

该放就放

再想也没有用

傻傻等待

(高考)也不会回来

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

你总是心太软

心太软”

其次,要找到自己的真正感兴趣的困惑或者疑问。沉浸在社会现实当中,寻找关于问题答案的洞见。

再次,随时随地写作。写作可以在研究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写引文,论证研究问题,明确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差异,提出可能的核心观点;深入到文献当中的时候,可以写围绕研究问题的理论脉络,梳理背后的逻辑线索和矛盾;在研究设计阶段,可以写理论框架,论证研究假设或发展操作化问题,以期回答自己的疑问。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时候可以写方法部分、测量、数据以及研究结果;最后,可以写结论与讨论,与已有研究对话,提炼本文的理论贡献以及不足之处。

最后,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不能试图用修辞取代论证。论文结构必须要完整,遵循八股文式的标准化结构,在论文的每一部分都要给予读者他所期望的内容。

3

透明玻璃与彩色玻璃

高考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文中使用了十分生动的修辞和语句,很符合基础教育作文的标准,但它不符合论文的标准。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简称ETS)还设有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简称GRE),代表着对本科生写作水平的要求。考核的题目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议题型,要求考生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第二种是论证型,交代一段材料,让考生进行逻辑方面的推理、论证的一个过程。王成军教授说,两者都体现了对观点和论证的重视,这代表了本科生写作的水平。它的题库是完全公开的,训练的是说理性写作,而非修辞。

《写作是门手艺》第二章中对什么是好的写作风格也进行了讨论,作者引用了乔治奥威尔的一句话,“好文章就像一块窗玻璃”。但还要进一步分清是什么类型的玻璃,不能是“毛玻璃”,写作云山雾绕,无法看透,也不能是“彩色玻璃”,歪曲了外面真正的风景。好文章应当像透明的玻璃,不遮蔽任何东西,给读者开辟从一个世界伸向另一个世界的窗户。

作者: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阿西莫夫的《人生舞台》第72章中也有关于窗户玻璃的比喻,“理想的平板玻璃,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理想的情况是,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拦。”王成军老师认为这是写作的至高境界,对于写论文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开门见山地讲清楚你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4

提问:问题意识与选题判断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一个提出问题,创造知识的一个地方,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如果我们依然保持了基础教育的惯性,无法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大学的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写作是门手艺》第三章“提问:问题意识与判断“就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

01

问题是文章的引擎

好的论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研究问题,这里的问题指的不是宽泛的议题或话题,研究面临的往往是疑问。比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只是议题,如何从议题里面提炼出疑问,提炼出困惑、难题,才是一个真正的挑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王成军老师说,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同学需要老师提供选题。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合作者的关系。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寻找出学生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对此,王成军老师鼓励大家再次回到将苏格拉底的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他认为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想清楚这件事情,才能够进一步去谈论文里的问题和整个研究设计。

你究竟想要什么?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重要?

你觉得这个世界哪里有问题?

你究竟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否真正相信你对以上问题的答案?

刘军强在《写作是门手艺》中向读者提供了一个“5w”式的提问方法:谁、什么、何时、哪里、怎样、为什么。这些提问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谁、什么、何时、哪里属于描述性问题,主要回答事实性问题,属于封闭式提问;其二,为什么和怎样属于分析性问题,前者涉及因果关系,后者是作用机制,它们可以突破纯粹的事实层面,把点点滴滴连接成线(connectingthedots),从而在混乱中找到秩序。

刘军强在《写作是门手艺》也提供了一个“三步提问法”的模板:

-第一步,我要研究(在此处填上一个宽泛的议题)

-第二步,具体而言,我想聚焦于以下疑问:

(1)为什么有的……,有的……却……?(此处比较现实中的差异和奇怪现象)

(2)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结果?

(3)这些因素和结果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第三步,回答上述疑问,有助于帮助……解决以下现实难题或者理论

王成军老师指出,一个好的问题要符合两个标准:重要(significant)和明确(specific)。一个好问题的提出首先需要经历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把一个宽泛的议题不断地窄化,具体化(narrowdown),直到成为一个可以被操作的明确的问题,再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再度和重大的问题关联起来。这个收放的过程就像沙漏一样。

刘军强在《写作是门手艺》一书中给出了这种写作方式的范例——孔力飞的《叫魂》,作者的切入点非常之小,只写了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但却反映出了皇权和官僚体系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王成军老师说,我们更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片面而深刻”而不是“全面而肤浅”的问题,论文只有像一枚大头针一样深深地扎到社会事实之中,才能扎到痛点,一针见血。

作者:[美]孔飞力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副标题: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我为什么如此快乐?因为我生活在生活的表层!”王成军老师指出,对于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他提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完美的,在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是完美的。科学研究应当要追求理念世界中的知识,不断地沿着抽象的阶梯往上走,走到一个更抽象的理念世界当中去。不应该只生活在表象世界当中,沉醉于追求世俗的快乐。

02

谜题是文章的救星

刘军强在《写作是门手艺》一书中引述了卡尔·萨根的话:“解决一个谜题如同点亮一盏灯。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又进一步引述了杜克大学政治学系芒格教授对于谜题的观点,芒格教授认为存在三类谜题:

-X和Y从同样的假定出发,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为什么?

-这里有三个问题,看起来都不一样。但很奇怪,这三个问题都属于同一问题。为什么?

-理论预测结果是……但我们观察到的与之不同。难道理论错了吗?还是还有其他的因素?

谜题从何而来,《写作是门手艺》一书给出了谜题的五种来源:

-一场历史性的争论:事件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没有?为什么?

-当前的政策辩论:处理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理论争论:一方观点正确还是双方都对?

-已有的认识:你能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日常观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和经验,发现那些奇怪、难以理解的现象。

《写作是门手艺》一书用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展示了谜题的范例:

“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的小品《卖拐》。这个小品里有句经典的台词‘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句台词大半个中国都熟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它是谜题的范例,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提问方式。这句话一半是控制,一半是是比较:它控制了两个人的生活情境,但是比较了两人做人的差距,因此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谜题(纳闷)。”

用这样一种控制和比较的方式,可以具体化一些问题,类似的一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使用“有的……有的……”这种方式来提问,例如同样是美国移民的优等生,为什么有的族裔(南亚裔)盛产领导人才,而有的族裔(东亚裔)却不怎么产生领导人才?同样采取了民主制度,为什么有的地区(意大利北部)运作良好,有的地区(意大利南部)却步履蹒跚?这种提问方式实际上是把前文所提到的哪里、谁、什么时候这三个问号具体化了: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地方……?为什么有的人……有的人……?为什么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个人、时间在因变量、自变量上的差异来获得关联知识。

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整个科学浩浩荡荡沿着理念论的浪潮向前发展一直到今天,整个自然科学都是理念论的主导,所有的学科甚至是一些形式性的科学都在追逐理念论。但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即理念论或形而上学认为这个世界真的存在所谓永恒不变的法则。现实社会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往往无法给出这种永恒不变的东西。例如,实际上我们无法仅仅使用平均人或者说常人来代表整个社会。从达尔文的观点来说,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群体内部的变异性。如果人人都一样,那么人类就很可能走向灭亡。对科学研究而言,差异至关重要。

想要抓住差异,王成军老师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进行随机控制实验,通过随机分配(randomassignment)的机制,把人分成两批,一批人接受某一种刺激,另外一批人接受另一种刺激,然后比较它们的差异。随机控制实验是我们了解因果的关键,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但实验的思维依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寻找的方法就是控制和比较,先控制,再比较其中的差异,作为认识世界的一个主要的方式,科学研究就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框架上。

《写作是门手艺》一书提到了电影《酒业风云》中所做的一个实验,讲了一个美国加州葡萄酒靠盲评逆袭的故事。在年以前,美国葡萄酒被贬低为汽水。后来一个酒庄组织了一次盲品会:顶级品酒师,全部为法国人;酒品打乱顺序且匿名,评委喝完逐一打分。结果加州纳帕谷大获全胜,一举把傲慢的法国葡萄酒业拉下马,史称“巴黎评判”。盲品会虽然不是双盲实验,却借鉴了其要素。从这个故事,揭示的一个点是“双盲实验是鉴别变量关系的照妖镜”。

酒业风云

BottleShock()

导演:RandallMiller

控制的差异可以不只一个,可以交叉控制多个因素,控制的条件越多,实验的复杂度也会逐倍递增。王成军老师说,即使很多人一辈子不做科学实验,也需要做思想实验。不仅做定量研究需要如此,做定性研究也需要这样的思维。赵鼎新老师在疫情期间做过一个《社会学如何发问》的讲座,主要介绍的是社会学中的定性研究,其中提到社会学是如何发问,最重要的就是面对你所提出的问题,能控制多少因素。

王成军老师说,好的研究问题要做到以下三点:

-控制部分,比较对象之间越相似越好,越可比越好。

-变异部分,差异越大越好,无论是结果还是原因。

-解释部分,能讲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相关还是因果),以及它们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品味决定了选题的境界,王成军老师认为,好的品味就是用来解释这个东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去回答变异的程度,你能一下子抓住事情最重要的点,很完美的去解释这种差异。

好的品味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做大问题,甚至更多时候你是要做小问题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常被提及,即“为什么中国产生不了大的科学家”。王成军老师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我们研究常有的局限性,或者是问题没有解,或者是现在不具备条件去解决那个问题,或许不符合伦理。我们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窄化(narrowdown)我们的问题。

大部分时候我们就像电影《死亡诗社》中的胆小鬼一样,不敢出头,也不敢发问。我们的父母跟电影里面的父母也差不多,教育我们的方式都是说好好学习,别的你不用管,好像等到你上了大学之后,整个世界就能一下变美好一样。但事实上等你上大学就会发现问题变得更严重了,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只生活在生活的表象里,我们还是要有个人的意志,还是要去思考深刻的问题。

所以请向别人提问,也请向自己提问。

在讲座当中,王成军老师分享了和学生合作的一个研究TheCinderellaComplex:Wordembeddingsrevealgenderstereotypesinmoviesandbooks。

灰姑娘情结是女性刻板印象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灰姑娘的故事当中,不管她如何善良、如何勇敢、如何努力,她没有办法依靠个人的力量改变命运。在故事当中,她首先得到了仙女的帮助,然后遇到了王子彻底改变的命运。王成军与其合作者徐绘敏、吴令飞等人一开始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他们的研究灵感来自于一种对网络文学的观察:在男性小说当中,女主角总是在男主角成功之后才出现(或走到一起)!而在女性小说当中,男主角与女主角一起成长。从这一观察开始切入到性别刻板印象研究当中的性别依赖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原来这一现象被女性主义者称之为灰姑娘情结。灰姑娘情结在此之前并未成为严格的学术研究的对象,它为女性刻板印象带入了关系的视角。那么人类所创造的故事和电影当中是否依然存在灰姑娘情结呢?

基于词嵌入模型,他们分析了人类创造的电影梗概、电影脚本和图书中的故事,结果表明灰姑娘情结一直存在,并且人们喜欢包含灰姑娘情结的故事!

美编|罗逸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iphoto.com/fzqs/fzqs/1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